2020年3月1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为落实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此次新闻发布会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
图片来自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
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 出席发布会发布会主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介绍《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会主要回应了11个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疫情期间的医废、废水处理,环境监测,复工复产,物资保障,生猪生产,以及“放管服”改革,环境执法监管,环境保护工作后续开展等: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你好,感谢刘司长。我是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做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安全处置,是打赢新冠肺炎狙击战的重要环节,请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门在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方面开展哪些工作,请您详细介绍一下。下一步将如何有效推进有关的工作。另外,我们比较关注湖北武汉,因为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任务尤为艰巨,介绍一下湖北和武汉医疗废物、废水的处置处理情况,谢谢。二、 封面新闻:谢谢刘司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空气、地表水等相关疫情检测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在应对疫情应急监测方面采取哪些措施,目前监测结果如何。三、每日新闻记者:谢谢刘司长,我的问题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提出要制定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复工复产,请问目前这项工作进展怎么样,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此举对企业复工复产的作用,谢谢。四、第一财经:谢谢刘司长,刚才徐司长提到要精准服务,这点企业界非常关注。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好《通知》要求,谢谢。五、时代周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抗疫前线的物资问题牵动人心,请问生态环境部如何保障前线物资需要的,谢谢。六、南方都市报:谢谢刘司,除了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生态环境部提出建立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请问为何要建立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该清单的内容是如何考虑的,另外有舆论认为疫情防控狙击战之后,中国需要快速提振经济,是否因此放松环境执法监管,谢谢。七、北京青年报记者:一段时间以来,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近期生猪生产又遭遇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的双重阻力,请问生态环境部在恢复生猪生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武汉从3月2日开始,已经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实现了医疗废物日产日清,但医疗废物产生量还保持在高位2020年1月20日到3月7日,全国的城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源地安全均未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生态环境部研究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坚决反对打着环保等旗号,超出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养猪业发展
目前全国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处理处置平稳有序,未发现因疫情防控影响环境安全的情况。医废处置能力:4902.8吨/天(疫情前)——6022.0吨/天(目前)医废处置规模(日):3200多吨(运行负荷50%),涉疫情医疗废物占比20%左右,日产日清其中,湖北省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增加了2.7倍,武汉市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增加了4.3。3月8日,全国3月8日医疗废物的处置量是2864.8吨,负荷率达到47.6%。湖北省医疗废物收集量是351.9吨,全部得到处置,负荷率52.9%。武汉市医疗废物收集量是208.6吨,全部得到处置,负荷率79.1%。(划重点:武汉从3月2日开始,已经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实现了医疗废物当日收集,当日处理。武汉市医疗废物产生量还保持在高位,还在200多吨左右,处置设施和从业人员持续高负荷运转。)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平衡,应急状态下的处置规模不完全反应处置能力。至于如何补短板,可详见10部门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截止到3月7日,定点医院2716家,接收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2214座,集中隔离场所6093个,全部纳入管理服务范围,累计发现346个问题,已经全部整改。2020年1月20日至3月7日,全国城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以及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均未受到疫情防控影响。(全国水源地增加余氯应急监测1901次,湖北省对234个水源地开展监测619次,武汉市累计对19个水源地开展监测48次。)→《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体考虑是八个字,统筹、平衡、精准、共赢。主要包括防控疫情、服务企业、治理污染、抓好落实等四个方面,共15条措施。建立“两个清单”,突出“三个治污”。着重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管,在常规指标上增加余氯、生物毒性两项疫情特征指标;优化自动监测网络的监测模式;加强定点医院污水排放监督性监测,特别是武汉市,每天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63家定点医院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测。2020年1月20日到3月7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5%,I-Ⅲ类水质比例为86.1%。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生态环境部遵循特事特办的原则,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建设项目,分情形豁免环评手续。截止到2月23号,全国已为1354个三类急需建设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保障。发布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施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生态环境部将抓好两个清单的落地,强化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保障(比如“结对定点帮扶”“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延期缴纳环境保护税),审慎采取整治(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措施。设备、管理、自我防护——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因为到现场监管而感染的情况。除了环评审批正面清单,还有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即明确原则上一般不开展现场检查的企业范畴、明确减少现场检查频次的企业范畴、适度调整行政处罚的方式、持续加大查处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负责人明确,制定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一方面是基于疫情考虑,另一方面也重在支持和鼓励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执法效能,优化执法管理方式,发出了“愿意与企业形成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守法执法并重的良性互动”的积极信号。(划重点:提振经济≠放松环境监管——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要以更大力度推进监管方式转变;进一步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和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优化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是环境执法监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保障。我们的工作实践充分表明,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十分必要,十分有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到蓝天保卫战:坚持“四个结合”,做到“四个更加”,把握“四个阶段”。是的,生态环境部正面回应:研究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估。面对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的双重阻力,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督促各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该项工作已经完成,全国共调减禁养区1.4万个。全国实行告知承诺的已批和在批生猪养殖项目473个,涉及生猪产能约4100万头。重点推进的新建生猪养殖项目纳入生态环境部“三本台账”环评审批服务清单,对纳入清单的上千个项目分解落实到282个地级市环评审批部门。下一步,生态环境部还将在禁养区划定方案、环评、事中事后监管三个方面做好助力生猪产能恢复。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来看是局部的、短期的、有限的。“我们会做好统筹、把握好总体平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同时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
关键字: